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走出“数字减负”怪圈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7-31 15:09 作者:尤佳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基层负担明显缓解。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把重心放在“数字减负”上,简单追求解散工作群多少个、减少表格多少张、摘牌多少个,没有从源头上切断形式主义的根源和土壤。真正的减负,是要把形式主义减下去,把实干提上来,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当中。

减负不止在“减群”。建微信群时一哄而上,“减群”时一刀切,过多过滥的微信群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微信群本身并不是形式主义,重要的是群内相关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假如“群没了事儿还在”,只是把微信群通知改成电话提醒,还是换汤不换药。不能一味追求压减数量,不考虑实际工作情况,只简单下达任务指标,不仅达不到减负效果,反而会让工作开展不畅。

减负不止在“删表”。“一表通”的推广使用是为了给基层释放出更多走访、服务居民的时间,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走入群众家中,为群众解决困难诉求。不能报表数量减下来了,简单合并表格事项、层层填报减负清单等新形式主义又冒出头来,这不仅违背减负的初衷,更会让基层干部受伤。减要减到实处,不能搞数字减负的假把式,避免基层干部为应付变通又生疲劳感与焦虑感。

减负不止在“摘牌”。近年来,各地着力清理“滥挂牌”问题,明确划分村级组织的职能职责,激励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然而,有的地方只减牌子不减活,摘牌容易减负难。摘牌子是基层减负的第一步,牌子背后的考核、创建、台账、迎检等才是应该重点关注、亟待规范整治的内容。不能为摘牌而摘牌,而要整治只挂牌不做事的形式主义做法,确保摘下的是牌子、增加的是服务,真正通过真心实意为基层减负、向基层放权,推动基层干部回归服务群众的本位。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