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文字文献学家周祖谟报考清华时,国文试题中有对对子一项,上联是“孙行者”,他对了“胡适之”,受到命题老师的欣赏。胡适听说这件事后,对周祖谟产生了浓厚兴趣,几次约他一见,但周祖谟始终回避。后来,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胡适是知名学者,但与自己所学并非同一系统,骤然晋谒,有攀附之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攀附之风却在一些地方蔓延,攀附心理在一部分人脑中根深蒂固。有的人耐不住低处的寂寞,坐不了偏僻处的冷板凳,拼命赶场子、凑热闹,喜欢攀高枝,依傍他人,千方百计结交显贵名流,把与名人合影握手的镜头作为真才实学,到处炫耀。有的人信奉“圈子文化”,对群众冷暖不管不顾,热衷于打探领导爱好,寻找攀附捷径,把投靠攀附作为自己的“护官符”。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当“家长”、做“大哥”,喜欢下属唯命是从,要求别人百依百顺,对攀附自己的“小兄弟”青睐有加、纵容袒护,对踏实肯干却不会来事的“老实人”则冷言冷语、无端指责,把党内生活搞得很不正常。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靠攀附形成的“小圈子”,大抵逃不出这样的结果。因为攀附本身并非源于志同道合的相互仰慕,而是公权与利益的相互利用。宋代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指出,“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这样形成的“朋友圈”,因利而聚,利尽必散。
自然界中有植物“绞杀现象”,绞杀者起初缠绕攀附在棕榈树、铁杉树等树的茎干上,最终却将被绞杀植物彻底杀死。“绞杀现象”在攀附的圈子中同样存在。这些年,一些曾经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团伙”被整窝打掉,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圈子内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是因为被哥们义气所绑架,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守住底线,不至于堕落到身败名裂的深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追求真诚平等的朋友,是人类发展和幸福的正常需要。然而,攀附,则是打着感情的旗号,暗中勾结,一方出卖人格,一方公权私授,在攀附形成的“小圈子”内,任人唯亲、近亲繁殖,讲的是“谁是谁的人,谁跟谁是一条线”,政治规则形同虚设;对“小圈子”之外,则阳奉阴违、拆台使绊,严重污染政治生态。攀附行为蔓延,寻租腐败必然盛行,简单清爽的人际关系会日益复杂混浊,不仅让正常交往变了质,也让党风政风变了味。
回顾历史,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出于共同的初心和使命,追求真理而不追随权势,忠诚组织而不依附帮派,相互之间摆脱了攀附投靠的畸形关系,才铸就了坚如磐石的向心力、一往无前的战斗力,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大胜利。
早在1942年,毛泽东即号召全党同志“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共产党人与山头主义势不两立,与攀附投靠水火不容。认清攀附的危害,我们才能从源头上破除“圈子文化”的消极影响,涵养坚定的政治定力,远离“小山头”,拒绝“小圈子”,不搞“小团伙”,以实际行动净化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