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村项目专项资金为何由个人账户进行保管?”近日,汉阴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在城关镇财政所开展监督检查时,通过查看各村报账资料,发现城关镇某村会计李某违规将公款存定期获取利息、用于个人支出的问题。
经过核查,汉阴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给予当事人李某党内警告处分,并对该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提醒谈话。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管好“三资”就是守好村集体“家底”。
去年以来,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汉阴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及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守好村(社区)集体“家底”“钱袋”,以监督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为了摸清问题底数,汉阴县纪委监委同财政、农业农村、司法、审计等职能部门构建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定期会商等机制,推动监督监管协同发力。同时,对近年来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起底和“回头看”,清结存量线索、助推案件查办。
强化部门联动,汉阴县纪委监委协同农业农村、财政等职能部门及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联合监督,了解是否存在作风和责任问题,并督促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全面开展自查排查及合同清理,“滚动式”排查整改问题19个,追缴合同欠款,进一步规范合同签订。
农村集体“三资”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统筹力量,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
“我们运用‘室组镇’协作联动模式,在问题线索分析研判、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加强协作,由纪检监察室加强对其联系的镇纪委及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指导,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汉阴县纪委监委信访(案管)室主任李玉珍说。
2024年以来,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汉阴县纪委监委查办相关案件3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9人。
综合运用监督和办案成果,汉阴县纪委监委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村集体合作社资金管理使用混乱、虚报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向相关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交办函,跟进监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针对案件反映出的基层监督治理漏洞,汉阴县纪委监委加强制度建设,将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多的村(社区)作为提级监督对象,给予重要关注。提级聘任村(社区)勤廉监督员,对村(社区)事务决策、集体资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贴身式”监督。
“我们还将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守护好农村集体‘三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汉阴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