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纪检监察 / 正文

“看不见”的“110”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1 11:30 作者:记者 刘印

“你好,西安市‘110’报警中心,有什么可以帮您?”1月10日1时许,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38岁的接警员郝蕊在接通电话的瞬间脱口而出——一如她在过去16年所做的那样。

当天,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全国第37个“110宣传日”,也是西安“110”成立以来的第25个年头。

一方小小的接警席,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在看不到的公安“一线”,郝蕊和她的同事们,竭尽所能努力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干我们这行,能不能第一时间抓住关键点,特别重要。”16年来,郝蕊接过的报警电话不计其数,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她,总能在最细微的瞬间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警情,最终想方设法让报警群众化险为夷。

几年前的一天,一个特别的电话引起了郝蕊的警觉。“喂,媳妇儿,我等会儿就回去了,记得给我把饭做好。”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看似唐突的通话,郝蕊却听出了“隐情”:这绝不是个误拨电话!于是她立刻压低声音回复道:“您是遇到危险了吗?”“嗯,嗯,对。”简单的回答印证了郝蕊的猜想。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心领神会的郝蕊继续扮演“妻子”的角色与报警人对话,并引导对方说出了行车路线和目的地等关键信息,随即通知属地派出所拦截该车辆。

原来,报警人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载了一名带着小孩的乘客,但两人的对话和举动,让他怀疑乘客是人贩子。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拨通了“110”,并与接警员郝蕊“神配合”,将警情传递了出去。由于警方的提前介入,拐骗儿童的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一个幸福的家庭也避免了悲剧。

“‘110’,就是要用巧劲儿办急事儿。”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静说,作为警务统筹的“司令部”,“110”报警服务台融合了警种部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零距离接触、无缝式衔接,提升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水平,让打击更精准、服务更精心、管理更精细。因此,这对接警员的警情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接到过形形色色的报警电话,在处置同类警情时并不是机械性地重复,而是每一次都必须充分理解对方的感受,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接警科一班班长惠建安说,“现在大部分报警电话都是寻求帮助和安慰,能与对方共情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2022年5月12日深夜,一个报警电话打到了指挥中心。接警员邓璟敏锐地察觉到报警人有轻生念头。在稳定报警人情绪的同时,邓璟将警情同步接转至班长席,第一时间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确定了报警人位置,并通知辖区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在电话交流中,邓璟得知,报警人为一名16岁男孩,患有先天疾病,因父母离异,无法面对生活压力,产生了轻生念头。在电话中,邓璟以过来人的身份与男孩谈心,逐渐取得对方的信任。经过2个多小时劝解,男孩终于配合现场处警民警,走下小区32楼天台。一场生命营救成功落幕。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群众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打‘110’。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鞭策,让我们有信心和动力继续提高警情处置能力。”李静说。随着业务量的提升,每个接警员每天要接100多个报警电话,特殊时期甚至高达200多个。我们是各类公安业务的入口和基础。“只有‘110’的电话接进来,我们才能为治安、刑侦等专业部门提供信息上的支持,才有机会将警情控制在危害最小的状态。”李静说。

永远守护在“1”线,永远争取再快“1”秒,让危险和困难归“0”。近年来,“110”报警服务台逐渐剥离非警务警情和非紧急求助,通过建立健全“110”与“12345”对接协调机制,规范“双非”警情分流处置流程,形成智慧城市协同治理新模式,极大提高了警情处置率、管事率。

“我们放下的电话筒,更像是一支接力棒,前方的战友会接过它,在守护平安的赛道上继续奋力奔跑。”郝蕊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