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纪检监察 / 正文

溯源头 聚合力 出重拳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19 10:43 作者:张英

世界上最具“诱惑力”的路,莫过于骗子的套路。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设计诈骗套路——贪恋异性的温情、一本万利地躺赢、遇到挫折后需要情感上的陪护……总有一套诈骗方案能让你上钩。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无疑让电信网络诈骗“如鱼得水”。当诈骗犯罪活动从社会空间进入网络空间,其专业化、团伙化、全链条分布式、跨境跨地域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让群众防不胜防,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也让公安机关破案越来越难。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持续组织开展“长城”“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全链条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以及转账洗钱平台等违法犯罪活动,此类犯罪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不过,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暴露出的一些短板,也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首先,作为电信诈骗高发、多发的源头,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倒卖的各类数据已成为其用来策划、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买卖手机卡、银行卡、网络账号,以及诈骗网站、网上有害信息、涉诈域名网址层出不穷,客观上也暴露出监管不严的问题。

目前,电话卡实名不实人、物联网卡被贩卖给诈骗团伙、个人银行账号和企业账户监管不力、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洗钱团伙重要通道、搜索引擎企业未能有效过滤违法信息、网络社交平台管理存在漏洞、服务器和域名管理缺位、APP开发使用混乱等现象,给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可乘之机,从源头强化治理迫在眉睫。

其次,打击惩处、管控重点人员存在困难。一方面定罪量刑偏轻。现行刑法主要以诈骗数额定罪量刑,不少犯罪嫌疑人屡屡作案,但受境外取证难等因素影响,能查实的数额不多,加之各地认识不统一,导致捕不了、诉不出,打击惩处力度偏低;另一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重点人员的管控缺少必要法律依据,大量重点人员遍布境内境外,管控难度大,归国人员再次出境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时有发生。

最后,需从社会治理入手,尽快形成打击防范的合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涉及互联网治理、金融通信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等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责任,加强沟通协作,继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强预警防范,强化源头和行业治理,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推动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根本性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