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刘少奇的俭朴生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29 14:29 作者:史全伟

1949年,中央机关进入中南海,刘少奇被安排住在万字廊。这是一幢旧式房子,共有3间,一间做办公室,一间做会客室,一间做卧室。因年久失修,房子很破旧,更谈不上有什么设备和装饰。刘少奇却很满足,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比以前好多了。

刘少奇办公时习惯跷腿,而按照办公桌的高度,他无论如何也无法跷腿。有同志想给他定做一张新办公桌,但他坚决不同意,出主意让工作人员叫来木工,将抽屉下面的隔板挖了个洞,这样跷起腿来就顶不着上面的抽屉了。有工作人员嫌那样不美观,刘少奇却风趣地说:“我要的是适用、方便,不像你们年轻人那样讲究美观。要美观就要重做,那太浪费了!”

有一年,管理部门看到刘少奇办公室和楼道走廊的地板比较滑,走路容易跌倒,趁他到外地出差,在办公室外的走廊铺了条地毯。刘少奇回来后很不高兴,叫撤掉。身边工作人员向他解释说这是为了安全,不是为了排场。刘少奇说:“不管是不是讲排场,反正铺这个太贵、太浪费!”

刘少奇的卧室更简单了。除了书架以外,就只有一张床和两个凳子,来几个人就显得拥挤。有天深夜,周恩来总理带着三四个同志到刘少奇的卧室商量要事,卧室顿时显得相当拥挤,有的人干脆就坐在床上,有的人只好站着。

一般情况下,刘少奇一天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每天起床后,他先让秘书报告有什么急件和当天活动安排,然后浏览当天报纸。早饭后,如果当天没有会议或别的集体活动,就开始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或写东西,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钟左右才离开。回到卧室,还要盘腿坐在床上看当天的国内外参考资料,有时一看又是两三个小时。

除了工作,刘少奇每天主要的身体锻炼是睡觉前有几十分钟的散步,但在这个时间也常常不闲着,因为秘书们还要利用这段时间向他请示工作、报告情况,这成了刘少奇那里的一项不成文的制度。

刘少奇家庭人口多,仅靠他和夫人王光美两个人的工资应付全家的生活开支,所以必须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特别是在伙食方面,毫不讲究。负责刘少奇伙食的郝苗从1949年进中南海,给刘少奇做了18年饭。郝苗说,给少奇同志做饭非常容易,因为他从不挑剔,你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不论咸淡,不论酸辣。有一次,郝苗把菜做咸了,刘少奇二话没说,倒来一杯开水冲淡了就吃。

刘少奇的日常用品也都是普通的大众用品。他在家里穿的都是布衣服、布鞋,衬衣总是穿到无法补了才肯换新的。他修改文章、签发文件习惯用铅笔,一则方便,二则经济。然而就是这等廉价的东西,刘少奇仍是分毫计较,连只剩下寸把长的铅笔头也想办法废物利用——安上个笔帽,继续使用。

(摘编自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