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抗战到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5-06-13 10:31 作者:郭毅

在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有一枚刻有“抗战到底”的银戒指。这枚戒指背后,有一段红军严守纪律、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1935年,红军即将到达四川省古蔺县太平渡前,国民党反动派就打起了“攻心战”,到处宣传红军是长毛贼,要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鼓动老百姓逃离。得知红军要来了,家住太平渡的王元寿带着一家老小和其他惊慌失措的乡民躲进了深山的山洞里。随后进山的人告诉王元寿,红军真的来了,就驻扎在村子里,其中有一些士兵住在王元寿家的院坝里。

红军一直没有进山,躲在山上的村民逐渐放下了心,不少人都跑到高处观望山下红军的动静。到了晚上,见村子里没什么动静,不少村民便大着胆子从山上悄悄下来,躲在自家附近想看个究竟。王元寿惊奇地发现,自家的门锁依旧好好的。

“这哪是什么长毛贼?一不偷,二不抢!对老百姓秋毫不犯。”王元寿暗自思索。

王元寿和乡亲们慢慢地靠近红军,想看看红军到底会怎么样。

红军看到有百姓下山,便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并友善地向大家宣传红军的政策,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为的是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拉夫、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请乡亲们放心!王元寿和乡亲们见红军并非传闻中那样凶恶,于是把躲在山里的人都喊了回来。

红军走时,有一位名叫张孝谱的伤员因伤势过重需要留下来养伤。一位红军干部见王元寿老实厚道,就决定把张孝谱托付给他。听了红军干部的嘱托,王元寿诚恳地说道:“你就放心吧。有我们吃的穿的,就不会让他受饿挨冻。”

红军走后,土匪地主又都回来了,到处搜查流落红军的下落。为了安全,王元寿把张孝谱转移到了附近的山洞,每天由自己十多岁的儿子以上山割草、放牛为掩护,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将饭和药送进山洞。半个月后,在王元寿一家的精心照料下,张孝谱的伤逐渐好了起来,身体也恢复得不错。和张孝谱相处的这段时间里,王元寿一家经常听他讲红军的主张和红军的作战经历,对红军有了更深的了解。

听说红军从贵州那边打回来了,张孝谱决定去追赶部队。王元寿一家虽然非常不舍,但也不能耽搁他的行程,便连夜为他准备了路上吃的食物。

天快亮了,到了该分别的时候,王元寿紧紧拉着张孝谱的手不放。张孝谱哽咽着对他说:“大叔,非常感谢你们全家这段时间对我的精心照料!我无以为谢,就把我身上带着的这枚戒指送予你们作个纪念吧!”王元寿坚决不要,张孝谱就有些生气了,一定要王元寿收下戒指,以表自己的一份感恩之情。见他真心实意,王元寿只好收下了戒指。

两人依依惜别,等红军战士消失在了晨曦中,王元寿才借着晨光,看清楚了那枚戒指上刻有四个字——“抗战到底”。

(四川省古蔺县纪委监委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