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不断推向前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世界影响
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P158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不断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由点到面: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全面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自那时起,改革成为时代强音,开放成为时代潮流,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华大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起步和全面展开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2]P4,彰显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坚强决心。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党认识到“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3]P266。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还深刻认识到,“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也难以前进,“就要亡党亡国”。[4]P143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和曲折,但探索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我们党在此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开辟新的道路。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世界战争危险逐渐减弱。我们党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变化,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决心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步伐。实行改革开放,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上表明,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这是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也是一个郑重历史结论,蕴含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我们要深入理解这次伟大觉醒是如何发生的,从而更好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更好把握党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渐次展开
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中国改革开放由试点向全面推广、由局部向全局推进,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
我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由于多年来存在的管理过于集中、严重平均主义等弊端,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困难。穷则变,变则通。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行“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类似做法,深受农民欢迎,效果立竿见影。党中央充分肯定农民的改革创举,强调“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P184。1982年1月,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6]P1063-1064。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1984年底,全国99%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分配一拉平”的现象不复存在。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979年4月,北京、上海等地大型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试点,使企业在生产计划、产品销售、资金使用等方面有了部分的自主权,初步改变了“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的状况。进而实行经济责任制等方面的改革,打破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P568。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计划管理体制、价格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到1987年,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外开放也由点到面,不断推进。1979年7月,党中央同意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短短几年间,经济特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1984年视察经济特区时指出:“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8]P963随着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岛确定为经济特区,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构成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对我国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已难以适应农村发展。1980年9月,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改挂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1983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全面改革。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随着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形成,开创了发展国民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和扩大就业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取得重要成果。
(三)改革开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提出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3。围绕这个重大命题,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1980年5月,邓小平就指出:“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4]P313他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0年4月,邓小平就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4]P312。党的十三大立足中国实际,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4]P236。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P373这个重大理论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思想束缚。
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4]P237。并用“小康”这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描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1984年6月,他在回答“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问题时,讲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强调“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3]P65-66。
以上新思想新观点凝结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新认识,明确回答了进入新时期之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重大问题。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强调在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这个最基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9]P57。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呈现出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景象。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开创新局面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面临的复杂形势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面临严峻考验。在空前的压力和挑战面前,我们党成功捍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将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经受政治风波的考验。在“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3]P302共同影响下,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就国际大气候来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人产生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支持各种反社会主义活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就国内小气候来说,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跟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没有受到有效遏制,加上价格改革过急,少数干部贪污腐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不满情绪。在生死存亡关头,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同时表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3]P307。“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8]P1279-1280。我们党还作出建立证券交易所、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重大决策,向世界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掀起反华浪潮,污蔑和攻击中国政府,并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有人借机散布“中国崩溃论”,宣称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这一历史剧变而倒下。我们党处变不惊,妥善应对关系全局的风险考验,用行动表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信念”。[10]P633为了扭转局面、争取主动,我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并对西方国家逐个突破,成功打破“制裁”。
驱散思想上的迷雾。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些人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提出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这是关系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了深入阐述,拨开了思想迷雾,明确了前进方向。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指导党的十四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鼓舞全国上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兴起。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意义。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11]P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12]P203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性推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两者互不相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深刻认识到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从1994年底开始,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通过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党的十五大后,按照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思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出台财税、金融、外贸、投资、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一系列体制改革措施,逐步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到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9]P375。继续扩大开放沿海城市和内陆边境城市、沿江城市和省会城市,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实施,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标志着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确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对行政管理体制、党政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P208写入宪法后,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相继颁布实施。党的十五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此后,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加强。我们党还立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条件,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总目标,并着力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科学分析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3]P537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三、加快步伐: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中深化
党的十六大后,我们党着眼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在科学发展中深化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革发展面临的“两个前所未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政治力量重新调整组合,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看,我国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取得了较大提升,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状况比较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从党内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严峻复杂,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需要加强。
综合内外因素可以看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机遇十分宝贵,不可错失。我们党经过深入研究,判断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和政府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应对疫情,确保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夺取了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这次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党中央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进行思考,逐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4]P465。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等问题,而且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使我们对发展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指导经济发展的方针,从沿用14年的“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强调“好”字当头,就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着力解决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并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及各种附加收费,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深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着眼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眼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并作出具体部署。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自身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提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要“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16]P252。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针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天下和,民心安。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之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7]P1642。并围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时期,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眼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社会发展中许多现实问题得以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既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促进了公平正义,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在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18]。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认识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是如何全面深化的,又是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度不断增大。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P221。浅滩中可以摸到的石头,也都被摸得差不多了。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新时代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经过长期发展,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利益诉求更加多元。面对要不要改革,有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愿改革,有的本领不足、担心风险、不敢改革。面对如何推进改革,有的墨守成规、僵化不前,跳不出固定思维和条条框框,有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想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不会算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勇于探索,再难也要把改革推向前进,同时要坚持稳中求进,找准突破点和着力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能冒失推进,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必须以更大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的大多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推进改革,往往会触及一部分人的既有利益,改革的难度和阻力也相应增大。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既要动真格、敢碰硬,向顽瘴痼疾开刀,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也要注重协同配合,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最大限度减少改革的阻力。
必须以更大智慧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渐进式改革和增量式改革,前期能使不同社会群体普遍受益,所以容易形成社会共识,因而是“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的烦恼”逐步浮出水面,找到各方面普遍受益的改革措施越来越难。而且,改革已不单纯是经济改革,而是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对改革的系统性要求更高。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对改革的优先顺序也有不同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找到“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犹如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2]P42。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跨越新的“雪山”“草地”,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将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推进改革必须科学制定总目标,从整体上明确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反映了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深刻理解总目标的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方向,就是改革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我们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也正因为如此,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为各领域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根本保证。后一句规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就是改革要改什么、改成什么样。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上是好的,具有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充分发挥的必然结果。但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建章立制是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锚定总目标,勾勒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新观点新论断,出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等领域336项改革举措。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系统梳理和集成升华了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描绘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宏伟蓝图。
锚定这一总目标,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个重要战略安排,使“中国之制”的发展完善清晰可见,使“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19],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2年至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1.9万亿元增至126.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左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国际传播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绿色发展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明底色。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我们党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再接续,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从总目标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进一步”和“继续”两个关键词,充分彰显我们党在改革上道不变、志不改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
从战略部署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条目通篇排序,开列60条,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呼应衔接,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强调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相比,这“七个聚焦”的战略重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仅对各领域目标要求作了丰富和完善,而且增加了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目标。
从原则要求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个重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六个坚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19]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足关键时期用好改革开放重要法宝的历史自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历史担当。
五、共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20]P97,中国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深刻影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当今世界,开放和融通是大势所趋,也是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40多年来,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在对内改革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中国坚持在融入世界中促进自身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明确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3]P242。40多年来,为了赶上时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坚持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正是通过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一体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正是通过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我国的长期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中国坚持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21]40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持与各国分享自身的发展机遇,努力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开放的“舞台”越来越大。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便车”的中国,不仅让自身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也让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成为普遍共识。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不仅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更好发展,同时以自身发展的“自转”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公转”,使民族命运的复兴进程与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势始终紧紧连在一起。
(二)改革开放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22]P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23]P307,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了,也使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不搞侵略扩张、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大国。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从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到加强金砖国家合作,从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在参与战乱维和、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承担救灾援助、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摆脱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为解决全球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着眼全球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也坚持从人类前途命运出发,以中国智慧推动解决世界的问题。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汇聚了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独特创见。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现代化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所以一些国家形成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固定思维。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存在贫富分化、物欲膨胀、侵略扩张等弊端,给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我国在改革中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展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全新图景。无论是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或者是走和平发展道路,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24],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助力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今世界,受大国博弈、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依旧低迷。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这将极大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使现代化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不到1/7提升为1/3。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让中国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进一步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当今世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地缘冲突加剧,单边霸凌肆虐,恐怖主义、网络攻击、难民危机、跨国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世界上和平力量的进一步增长、稳定因素的进一步增强,可以更好发挥中国的负责任大国作用,更好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
进一步推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让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互学互鉴、美美与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冷战思维沉渣泛起,一些国家固守“非此即彼”思维,鼓吹“文明冲突论”,恶意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更加深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25]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一定能够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孙承斌.热烈的讨论 真情的交流:记胡锦涛同江苏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党的十七大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7.
[16]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8]新华社.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
[19]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20]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1]新华社.习近平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N].人民日报,2023-07-11.
[2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3]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4]新华社.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3-01-01.
[25]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05-16.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