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延安时期不仅是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也是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劳动观念进一步确立。劳动成为革命的动力和社会建设的基石,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延安劳动观”。进一步考察这一时期劳动实践的过程,探究其中的行动逻辑,有助于深刻认识党领导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
延安劳动观的理论溯源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的劳动思想引领了产业工人对劳动价值的新认知,劳动被视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劳动观念的发展。1918年蔡元培发表的《劳动神圣》演讲、李大钊两次《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唤醒了“劳工神圣”的精神;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将这一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办了《劳动界》《劳动者》等一系列刊物,宣传劳动平等与解放;中共一大召开后,党又创办了首份工人刊物《劳动周刊》,这些早期关于劳动的宣传和教育,创新了中国的现代劳动观。思想为引,推动了工人群体的阶级觉悟。但大革命失败后,工人阶级力量的薄弱激发了革命的转向。土地革命、工农政权急需农民的力量。
1931年苏区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等规范,尝试通过立法践行劳动正义理念。但过于重视产业工人劳动关系的调整,出现了脱离实际等问题。时至延安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建立与局部执政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毛泽东及其他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进一步具体化,强调劳动是解放和建设的关键工具,劳动既是革命所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方向指引;将马克思理论真正转换为实践的行动指南,冲破了旧有劳动关系的阻碍,使得新制度开始有效运转。
1939年春,面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带来的困境,以及延安根据地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号召部队机关开荒,与农民一起“自己动手”,强调新的劳动关系,即劳动者身份平等、互相尊重。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应该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引导人民群众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
延安时期的劳动实践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深刻塑造了现代劳动观,采取革命竞赛及各种奖励方法,促进社会生产动员,在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积极建构相应的劳动伦理、劳动文化。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观,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这些劳动实践不仅促进了经济的自给自足,还强化了劳动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体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创新精神。
大生产运动创新劳动平等观。1939年中央生产运动的号召发出之后,陕甘宁边区开始大规模动员党政机关人员、军队人员和人民群众实行大规模的生产劳动教育,向劳动人民学习,自觉劳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等口号,明确将劳动视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运动动员了边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被视为社会边缘人的“二流子”,也包括知识分子和妇女共同参与生产活动。这一运动的目的不仅是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更是通过共同劳动打破旧有的社会阶层,推动劳动平等观念,改变人们对体力劳动的偏见。毛泽东指出,生产运动证明“思想是可以变成物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劳动高”“消灭坏事物,靠人民团结;发展好事物,也靠人民团结”。这种新的劳动道德观在生产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植根于群众内部的道德建设之中。“生产和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实现了传统“劳心者治人”的非劳动美德向现代的“劳动光荣”的伦理思想的转向。
劳模运动创新现代劳动观的价值。劳模运动是延安时期另一项重要的劳动实践,借鉴了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和江西苏区的劳动竞赛模式。通过评选劳动模范,不仅激励了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劳模运动使得劳动者由社会边缘人群转变为受尊重的英雄,这种变化在文化层面上重新定义了劳动的价值,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制劳动观念,传递了踏实勤劳、忠诚奉公的劳动精神和价值观,在党和群众之间促成了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在通过劳动来提升自给自足能力的过程中,不仅普及了劳动的重要性,还通过劳动竞赛、劳模运动等多种形式激励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凝聚力。
文教与劳动结合创新现代劳动观的文化塑造作用。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要求“文化教育与劳动打成一片”,在青少年中强调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号召师生参加劳动。在延安,劳动被纳入教育体系,所有学校都要求学生参与生产劳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党的政策也鼓励所有党员和干部参与劳动,以身作则,这一政策后来被推广到整个革命区域。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儿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晋冀鲁豫太岳四专区开展了教育与战斗、生产相结合等多项实践活动。
“为人民服务”理念创新了劳动伦理的制度建设。延安时期强调“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口号,更深化为一种全面的生活和劳动方式。通过实际的生产劳动,所有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这种理念的推广,促进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提升了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现代劳动教育思想的引领和传播,逐渐实现了从伦理思想向制度伦理的现实跃迁,实现了现代劳动观的伦理规范作用。
延安劳动观的精神内涵
大生产运动,党、政、军、民、学协同合作,劳动热情高涨,劳动正义弘扬。不仅改善了边区经济,更使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同向同行、同心同德,是延安人民幸福的根本所在。在宏观劳动观引领和微观劳动实践的合力下,有中共执政为民的先锋领航,有劳模的先进垂范,有劳动和文教结合的文化塑造、为人民服务的劳动伦理规范,不仅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更通过实际行动重塑了社会对劳动的看法,在人民群众中建立了现代的劳动伦理精神。
作为联系党与人民的桥梁,劳动是光荣的;作为自我提升(社会主义觉悟)和社会改革的手段,劳动是平等的;与教育的结合,提升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意识,劳动是人民尊严的体现;以“为人民服务”理念作为实践的引领,激发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劳动光荣、劳动关系平等、劳动者彼此尊重,这些新的劳动伦理精神使得各界群众连接更密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支持了陕甘宁边区的发展、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延安时期对现代劳动观的创新和革命性突破,强化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伦理,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消除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人民真切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实现他们的梦想。最终形成了一种全社会尊重和鼓励劳动的文化氛围,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延安时期的劳动观不仅是一种经济或社会策略,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和精神追求。它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劳动教育和劳动尊严是劳动道德生成的实践辩证法,提供了现代劳动观的科学逻辑进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现代劳动道德和伦理思想的变革与突破,以及实践中劳动教育伦理制度的建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体论,超越了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劳动精神。延安劳动观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塑造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至今,延安的劳动观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劳动政策和社会价值观,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