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经典照片《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11:04 作者:王厚明

《开国大典》 陈正青摄

《开国大典》 董希文作

油画《开国大典》是一幅当代名作,由我国著名油画大师董希文于1952年至1953年间耗时两个多月创作完成。该油画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历史性一刻。从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集体站立,神采奕奕,其中也包括意气风发的朱德。

然而,在著名记者陈正青拍摄的经典传世照片《开国大典》(亦作《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却没有了朱德的身影。朱德当时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开国大典上他本该像油画《开国大典》所绘那样,站在国家主席毛泽东身边的,为什么照片中没有呢?本文为您讲述其中原委。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片沸腾,三十万军民齐聚,共同见证一个国家的新生。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知,当年开国大典的流程是: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毛泽东亲自按下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众人集体行注目礼;象征着新中国当时五十四个民族、英勇奋斗二十八年取得最终胜利的五十四门礼炮,鸣炮二十八响;毛泽东向全世界宣读新中国第一号公告。

之后,是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司令员朱德在华北军区司令员兼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受阅部队。检阅完毕,朱德回到天安门城楼,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阅兵式上,朱德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分列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的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等,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由东向西以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方阵,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阅兵式持续近三个小时,之后就是群众游行。

当时,戎马一生的朱德总司令感慨不已,他兴奋地说:“十八年前,我们红军在江西瑞金举行过一次空前规模的阅兵,十八年后,我们又在天安门前阅兵了。十八年啊,今非昔比啊!”

可以说,朱德在检阅部队之前,一直都在天安门城楼上,站立于毛泽东身边。检阅后,他又登上城楼,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人民群众一起欢度庆典。可照片中为何没有朱德呢?原来,这与摄影记者的拍摄有关。

在历史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国大典当天下午3时,在响彻云天的欢呼声中,毛泽东和朱德并肩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拾级而上,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偏窄、空间有限,受名额限制以及出于安全考虑,获准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人并不多,各界代表人士人数控制在六百余名。领袖们的警卫员,只有毛泽东和朱德的两个贴身警卫员跟随上去;除受邀参加拍摄的苏联摄影记者外,被批准登上天安门城楼拍摄的中国摄影记者只有三人,当时32岁的《东北画报》摄影记者陈正青是其中之一。在新闻摄影领域,摄影水平高超的陈正青被委以重任,负责拍摄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承担主要发稿任务。

在并不宽敞的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想要拍摄出一张完整的照片,无疑是一件难事,特别是定格记录那个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当毛泽东按下装在城楼上的电钮,亲手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时,天安门城楼上的人们沸腾了!之后,他们争先恐后地簇拥在领袖周围,记者们也都蜂拥上前,抢拍这一重大历史瞬间。而站在毛泽东身边的朱德为了腾出空间,方便记者们拍摄,便从领袖们站立的前排位置中退后了一步。

当时,观礼台上人声鼎沸,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站在离护栏不远的前廊上。因为走廊窄小,栏杆之前可以供记者走动的余地很小。若这时举起相机,领导人就近在咫尺,拍出来的效果不会理想。

为了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完整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陈正青靠上了一根汉白玉栏杆。这根栏杆,距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非常近,但陈正青早就观察到,只要把身子探出汉白玉栏杆外面,就能拍到全景。于是,追求完美、专注认真的陈正青为了拍摄理想的照片,倚着天安门城楼的汉白玉栏杆,不断调整身体,尽量将身体往后仰,以便能拍出更完整的画面。

但是,专注拍摄的陈正青身子悬在半空中,身体重心已经移到了栏杆以外,也没有意识到可能坠落的危险。正在聆听毛泽东讲话的朱德,这时发现了险情:一旦陈正青稍有不慎倒栽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朱德急忙快步冲上前去,用双手紧紧地抱压住陈正青的双腿,帮助他完成了这一次伟大的拍摄,而朱德自己却留在了镜头之外。

由于朱德的挺身而出,保护了陈正青,成就了其经典之作《开国大典》。多年后,陈正青讲起这段往事,依然十分感动,双眸总是会含着泪水。他说:“如果没有朱老总,我就可能以身殉职,成为开国大典上的烈士了。”

尽管陈正青非常遗憾没有将朱德摄入开国大典的经典照片,但他拍摄的《朱总司令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亦作《朱总司令发布进军命令》)一帧,同样展现了在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庄严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风采。这张照片目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少数报刊资料说朱德救助的是苏联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一位叫科雷洛夫的摄影师,但主流说法是陈正青,有朱德的贴身警卫管开智和陈正青本人的回忆和旁证,且陈正青是分工拍摄开国大典中央领导人画面的负责人,较为可信。

虽然时光久远,并未留下更多史实资料以供考证,但无论是谁,朱德救助摄影记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俄罗斯第一频道曾播放的中国彩色纪录片《中国的重生》第二集《伟人毛泽东》,在记录1949年开国大典的彩色影像中,都显示确实有中国记者将半个身子探出围栏进行拍摄。而在其他视频片段中也能看到,在毛泽东发表讲话时,朱德是站在下方围栏处的位置,印证了当时朱德可能在救护协助陈正青拍摄的情况。

在有关朱德自己的回忆和文集中,却从未提及这个细节。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曾问朱德:“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朱德淡然地回答:“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朱德元帅戎马一生,从1930年起就出任红军总司令,被称为“红军之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从南昌起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朱德多次挽救了党和军队,并指挥千军万马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可谓功勋卓著。但是,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争名位,低调做人,不事张扬,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据特批上天安门城楼的三名摄影记者之一的女摄影家侯波回忆,亲切帮助摄影记者拍摄的也不止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走动,侯波就要不停跟拍。当看到毛泽东走到天安门城楼右边时,侯波想拍一个带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侧身镜头,但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只能冒着危险将身体探出前廊边的矮墙,一再往后撤身子,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

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拍完后,侯波收回身体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周恩来总理。过了一会儿,侯波又急忙换到另一个位置,也需要把身体探向护栏外。陈云主动伸过手来,抓住侯波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和朱德一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种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风范令人温暖而又景仰。

开国大典的照片中没有朱德总司令的身影,总是让人觉得美中不足。时光流转,195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之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这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的诞生提供了良机。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三十周年绘画展览。经过几个月的征集准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还是觉得不够理想。于是,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就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当时年仅37岁的青年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知名教授董希文受命担当这一任务。从开始创作到局部修改完毕,董希文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幅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朱德位于第一排从左至右排首的位置。徐悲鸿看了油画《开国大典》后,兴奋地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参观董希文的这幅《开国大典》画作,也接见了这位优秀的年轻画家。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这幅画时都很兴奋。毛主席还利用接见的间隔两次返回休息厅,仔细观看画作,连声称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此后,虽由于各种原因,油画《开国大典》中的人物也几经修改,但朱德的经典形象得以保存下来,油画《开国大典》也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1983年,擅长人物描绘的画家马泉创作了中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开国大典的场景作为主题。2009年,著名画家唐勇力历时三年创作而成巨幅中国画《新中国诞生》,也再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六十多位委员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连同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这三幅佳作都刻画了朱德气宇轩昂、精神振奋的伟人形象,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也弥补了朱德未能在经典传世照片《开国大典》中留下身影的历史性遗憾。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