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瞿秋白翻译《国际歌》(图)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08 15:50 作者:周惠斌

1923年,《新青年》复刊第一期刊载《国际歌》译词和曲谱

瞿秋白(1899—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一生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呕心沥血,笔耕不辍,留下了500多万字的著作、文章和译作,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瞿秋白:“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1921年1月25日,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思想熏陶,22岁的瞿秋白满怀理想,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抵达莫斯科,从此踏上了一条毕生为之奋斗的人生新途——革命的“红色之旅”。他特意为自己取了俄文名字“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意为“战胜恐惧、克服困难”。

在苏俄两年时间里,瞿秋白先后撰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苏维埃俄罗斯之经济问题》等数十篇通讯和《饿乡纪程》(亦名《新俄国游记》)《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以自己的亲见亲闻,系统介绍俄国革命的实践,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历史事业之第一步”,莫斯科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心海中的灯塔”,预示十月革命的“一线光明”将“照遍大千世界”。

1921年5月,瞿秋白经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布)党组织(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6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出席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1年秋天,莫斯科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担任俄文教习和政治理论课的翻译,该班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等。这一年,瞿秋白两次见到列宁,得到了列宁简短而热情的指导。

1922年11月5日,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陈独秀的翻译,又出席了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1923年初,瞿秋白回到阔别两年的祖国,寄住在堂兄瞿纯白位于北京东城区大羊宜宾胡同的家中。回想起在苏俄的经历,他想到的首要之事就是把激昂雄壮、振奋人心的《国际歌》——那首让他无数次为之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神圣战歌,翻译介绍给中国大众,使之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信仰之源。

《国际歌》是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公社失败后,于1871年6月写成的诗作。17年后,也即1888年,由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当时,《国际歌》在中国已有3种译文:一是1920年10月,署名列悲翻译的《劳动歌》,发表在《劳动者》;二是同年11月,张逃狱翻译的《劳动国际歌》,发表在《华工旬刊》;三是1921年9月,耿济之、郑振铎翻译的《第三国际党的颂歌》,发表在《小说月报》。由于它们译文晦涩,且都没有附曲,因而没有传唱开来。

瞿秋白先是根据法文原版《国际歌》进行翻译,然后将它与俄译本《国际歌》进行对照。他一遍遍斟酌原文,一字字、一句句地将歌词译成中文,又找来一台风琴,一边弹奏,一边吟唱,反复推敲,用心体会创作者的初心和思想,直到翻译得顺口易唱令自己满意为止。

当译到《国际歌》最后一句中的法文单词“Internationale”时,原本该词的中文意思是“国际或国际主义”,只有两个或四个字,然而《国际歌》中对应的音节却比较长,有八拍,在音律上很不顺口,也不悦耳,更难以唱好。瞿秋白再三琢磨后灵机一动,将法文“国际”一词,音译为“英德纳雄纳尔”(后传唱为“英特纳雄耐尔”)。他疾步回到琴边,伴着清晰的琴声和有力的节奏,用激昂的声音唱出了“英德纳雄纳尔,人类方得重兴……”

最终,瞿秋白采用音译的办法,将歌词和歌曲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解决了中、外文歌词与音节不匹配的问题。后来,瞿秋白曾告诉朋友:“国际”一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的时候可以和各国的发音一致,可以收到中国劳动人民与全世界的劳动者“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为此,他在《译者志》中阐述道:“各国都有译本,而歌时则声调相同,真是异语同声,世界大同的兆象。”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无产者虽然肤色不同、语言有别,但当他们唱出“英德纳雄纳尔”时,万口同声,此起彼伏,远近共鸣,那是多么雄伟、壮观的神奇景象。

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旧世界破坏得彻底,新社会创造得光华。莫道我们一钱不值,从今要普有天下。这就是我们阶级最后的决死争,同英德纳雄纳尔,人类方得重兴!这就是我们阶级最后的决死争,同英德纳雄纳尔,人类方得重兴!

不论是英雄豪杰,不论是天皇老帝,谁也解放不得我们,只靠我们自己。要扫净万重的压迫,争取自己的权利。趁这洪炉火热,正好发愤锤砺。(副歌同前,略)

只有伟大的劳动军,只有我世界的劳工,有这权利享用大地;那里容得寄生虫。霹雳惊巨雷忽震,残暴贼灭迹销声。看那光华万丈,照耀我红日一轮。(副歌同前,略)

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歌词,虽然与现在通行的版本不太相同,但其精神内核却高度一致。不久,瞿秋白将翻译好的《国际歌》歌词连同简谱,发表在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复刊第一期上。这是《国际歌》在我国最早“词谱合一”且能传唱的中文版本,它的刊发,为这首不朽的无产阶级战歌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年,瞿秋白24岁。

此后,瞿秋白参与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负责起草党纲草案,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负责中共宣传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的主编和《向导》的编辑。

1923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的当天,与会代表齐聚广州黄花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的指挥下,高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这是《国际歌》首次在中共党代会闭幕式上被引吭高歌,雄壮有力的歌声,激励着革命志士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从此,在党代会胜利闭幕时高唱《国际歌》,成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935年6月18日清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36岁的瞿秋白神色自若,坦然走向刑场,从容地哼唱起《国际歌》,在歌声中慷慨就义,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歌词中伟大的斗争精神。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