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坚持把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1 15:37 作者:毛瑞康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制度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坚持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的凝练升华。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注重用制度和纪律规范党员行为。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组织、党的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此后,党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草案)》等,为党的建设和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特别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出,明确了党对军队和党员的纪律要求,成为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建设。1956年,党的八大对党章进行了修订,强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更全面的规定。这一时期,党还制定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为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重大原则和规范作出明确规定,在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党又陆续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为框架的党内法规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依规治党,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重要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依规治党,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依规治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举措。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具体问题入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关键,切中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它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是党内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坚持依规治党,就是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格执行,坚决落实,确保各项规定落地生根。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将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新时代以来,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体系。同时,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确保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监督检查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现实举措,更是提高依规治党能力水平的重要制度实践。一是要及时建立学习教育成果的制度化吸纳机制,将学习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做法,如作风建设责任清单、常态化督查机制等,通过党内法规修订程序上升为制度规范;二是要构建制度执行的激励约束体系,通过建立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的双重驱动;三是要培育制度认同的组织文化生态,通过持续的学习教育和实践养成,在党内形成“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文化氛围,提升制度治理的整体效能。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增强依规治党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把依规治党当作管党治党基本方式”,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章党规在从严管党治党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标志着我们党对依规治党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只有增强依规治党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

增强依规治党的主动性,就是要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及时将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强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顺利推进。

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就是要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内法规,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要加强对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内法规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提高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将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和作风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内法规的精神实质与重大意义,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提高运用党内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党内法规的执行实施,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执行情况报告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严格的制度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内法规。

增强依规治党的坚定性,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毫不动摇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扎实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把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贯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健全以党章为龙头的党内法规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和党规党纪问责力,全面推进依规治党、依规行权、依规监督执纪问责;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形成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事行权的习惯,凝聚依规治党的党内法治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项目号:22AZD02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