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政治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根本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治修养,强调“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共产党员政治修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经常学、长期学、跟进学,用心体悟、深刻把握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磅礴实践伟力,使科学理论转化为坚定信念、自觉自信、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武装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将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积极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自觉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带头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自觉用以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忠诚教育,推动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发挥出来。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支持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开展工作;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研究工作时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形成后狠抓落实,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把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党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把民主素养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作为一门领导艺术来掌握,努力把各方面的真实意见掌握全、掌握准,认真研究、择善而从。要善于把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把各种分散意见中的真知灼见提炼概括出来,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作出科学决策。
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首要内容,是保证党集中统一、始终坚强有力的重要制度规定。“四个服从”,最根本的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中央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最根本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是保证党集中统一、始终坚强有力的重要保障。当前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宝贵经验,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员干部必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
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掌握科学方法。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党内的主观主义的批评,不要证据的乱说,或互相猜忌,往往形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严肃认真提意见。批评者要注意方式方法,必须出于公心;被批评者要摆正心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接受意见,深刻剖析并及时整改。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从维护党的利益出发,正确对待来自下属和人民群众的批评和意见,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领导干部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严肃认真对待问题,以客观态度正确看待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工作的水平。
民主生活会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载体。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全方位审视自己,自我批评要见人见事见思想,相互批评要真点问题,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对发现的自身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指出、帮助改进,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要积极探索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效方式,健全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等制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同志的提醒虚心接受,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制度化。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
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培养“自觉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同时又建立在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上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都在把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向全党广而告之,不搞不教而诛。新征程上,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在养成和增强纪律自觉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探索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干部教育的必修课,使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正确认识自律和他律、治身和治心、信任和监督的关系,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
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准确把握政策策略,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规矩,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要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领导干部必须加深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加深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认识和理解。
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始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同时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内集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四风”问题得到有力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探索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党的初心使命得到进一步彰显,全党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要秉承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本色,自觉传承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