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开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11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全球互联互通平台,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道积极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拓展全球治理新实践,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新思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推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在高水平开放新的起点上,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推动了要素资源更合理配置,与区域发展、各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有效衔接,实现了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优化了开放布局;“一带一路”顺应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绿色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蓬勃发展,拓展了开放领域;“一带一路”对接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着力于规则标准“软联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与65个国家、地区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8份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文件……通过完善共建国家和地区示范性制度安排,深化了开放层次。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人类命运紧紧相连,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更多中国方案、中国经验造福“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百姓,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提升了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还推动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2023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4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合作实践的重要载体。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背景下,如何破解自身发展瓶颈,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开放包容原则,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御风险、共享机遇、共谋发展。通过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形成灵活多样的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与共建各方一起将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相继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全球开放发展开辟了新格局。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谋篇布局到走深走实,从大刀阔斧到精耕细作,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完善机制建设。国内外经验表明,机制建设是重大合作倡议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有了机制的保驾护航,才能稳定各方预期,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证合作持续推进。要完善项目发展、融资保障、风险防范等机制,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架构。同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立符合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实际的规则体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制度支撑。二是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基础设施联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要积极打造产运贸一体化的中欧班列发展模式,形成“枢纽集散、数字联通”的高效体系,推动中欧班列“一核多园、联动发展”,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此外,做好“丝路海运”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动港口、航运、贸易等环节深度融合,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三是建立多元互动人文交流新格局。“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宏观层面要构建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和中国话语体系,不仅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还要传递中国方案,贡献中国价值。中观层面除了广泛开展教育、科学、文化、旅游、医疗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优质品牌项目外,还要推动智库、媒体以及青年等交流对话,创新交流模式和内容,拓展“一带一路”人文合作新思路、新领域、新举措。微观层面要积极实施解民忧、合民愿、惠民生的“小而美”的项目,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共建国家人民。
作者单位: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