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03 11:15 作者:叶本乾 赵媛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逻辑三者辩证统一的角度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两个结合”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两个结合”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内涵。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运用“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这条道路必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下走出来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中华大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从我们党百余年艰苦奋斗的探索历程中走出来的,也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发展进程中走出来的,更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两个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飞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面向未来,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实现新飞跃,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民族化。“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要扎根中国国情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又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两个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空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资源,并经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所激活,成为“中国之制”的创新生长空间。我们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坚持“两个结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使我们党能够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借鉴、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制度创新。

“两个结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赋予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是我们党坚持以“两个结合”自觉推进文化建设的新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一方面,建设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不能数典忘祖,与传统文化不是隔绝、隔断的,而是有着历史的连续和承接、扬弃和更新。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