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4-05-22 11:39 作者:冯俏彬

受新冠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2023年作为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速5.2%的成绩。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的主要错误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也没有准确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更没有深刻认识到“发展才是解决问题与矛盾的关键之举”,进而基于既有模式对我国经济持有一种静态、僵化的认知。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相对于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目前致力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延续增势,保持了良好上升势头。从经济理论上讲,第三产业占比的增加是一个经济体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这期间经济增长与运行呈现出与工业化时期不相同的一些特征,反映在经济增速上,表现为速度有所下降,但质量与效益明显提升。从经济发展史上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国在经济转型期也都呈现出类似规律性现象:即人均收入达到8000—10000国际元附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以后,开始发生从工业到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同时经济增速也有所下行。这也是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过程。

我国经济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要在于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已超过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各国专利申请排名中,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位居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我国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了商业化的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出口增速喜人。同样地,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史上看,当一国转向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驱动力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也会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主要反映总量,对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并不能精准度量。反映在速度上,这一时期经济增速反而进入一个下降相对趋稳的阶段,这一点已经被当今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实践所证实。

当前,我国正在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新一轮产业革命主要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而产生,并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一般认为,这一人类发展史的又一次重大跃升将主要推动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从数字化转型看,我国已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数字大国。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5%。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从绿色发展看,我国多年来投资清洁能源、光伏电池等领域,这些领域现在已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23年,我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回想过去几十年我国汽车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令人十分感叹开辟新赛道的极端重要性。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都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其产生与应用必将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破坏性创新”。这种“破坏性”在一些特殊时点上可能成为短期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在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一些波折。对这些问题怎么看,一方面需要基于历史经验和既有理论,另一方面更需要秉持放眼未来、把握趋势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的峥嵘历程,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每一次面对挫折和困难,总有一些人士对中国经济产生疑虑,所谓“中国经济崩溃论”也始终不绝于耳。但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国经济都始终有战胜困难、不断前行的勇气与能力。正是这种勇气与能力,以及坚信“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我国经济才一路过关斩将,克服重重困难,从改革开放之初占世界经济微不足道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无限,前景十分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这两条主线,对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外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中国经济就一定能顺利完成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型,保持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下一个“中国”,仍然是中国!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