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塞上风起牛羊壮

——陕西榆林市畜牧业发展观察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26 09:46 作者:郭英 雷少斐 王怡雯

陕西省定边县中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牧场里,奶牛在轮盘式挤奶机上挤奶。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雷少斐摄

一望无际的黄土地、错落山间的窑洞、麻花辫的少女和知青头的少年、漫步阡陌的黄牛与流浪山头的羊群……电视剧《人生之路》让我们重回路遥笔下的陕北岁月,也得以窥见陕西榆林的乡村风貌。如今到榆林,已看不到麻花辫和知青头,却还能邂逅牛群与羊群。

驼铃古道,塞上明珠。榆林地处陕西北部五省交界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但是土地和饲草资源丰富,畜牧业历史悠久,古有“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盛景,今天更是发展成为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全国山羊绒生产大市。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就指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的明显制约。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

因此,榆林市将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产业和战略产业,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夯实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格局。近期,记者走进榆林市的高原与草滩,探访西北农牧交错带的畜牧业发展之路。

扬优势——

放大传统优势,把牛羊产业做大做强

“荞面饹饦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这句陕北民歌唱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也道出了荞面饹饦和羊肉的绝妙搭配。

榆林人离不开羊肉,早上一碗羊杂碎,午饭吃上炖羊肉,晚餐来碗羊肉面,夜里再去大街小巷里转一转,羊蹄、羊拐筋便是美味的夜宵。不怪榆林人对羊肉痴迷,外地人来这里尝一尝羊肉,便能理解了这种痴迷,因为榆林羊肉确实美味。

如此美味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陕北地区山大沟深,山羊采食时运动量大,肌肉弹性好。加之这里抗旱植物品种较多,羊群在山上采食百草,羊肉细嫩不膻,香味十足。

把榆林羊肉品牌唱得最响的,莫过于位于陕蒙交界、无定河上游的横山区。1947年8月,毛主席在原横山县吃过横山羊肉后赞不绝口,连声说“好吃,好吃!”从此,“横山羊肉真好吃哝”传为美谈。新中国成立后,横山培育出新品种“陕北白绒山羊”,其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而不腻。横山炖羊肉也成为榆林美食的金字招牌,有“肉中人参”之美誉。

榆林不仅有好羊肉,还有好羊绒。榆林羊绒细度、白度、净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榆林白”久负盛名,是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青睐的羊绒原料。2022年,榆林山羊绒年产量1544吨,绵羊毛年产量3370吨。榆林已成为“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中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年产羊毛绒防寒服系列产品1600多万件。

除了羊产业,榆林牛产业也大有文章可做。在定边县,气候凉爽、饲草充足,为奶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神木市,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为肉牛产业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

既有优良品种,又有丰富资源,更有世代养殖的经验基础,榆林畜牧业正在抓住发展优势,做大畜牧业,做强牛羊产业。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飞介绍,2022年末,榆林市羊饲养量达到929.18万只,牛饲养量26.68万头。榆林市已经基本形成长城沿线羊产业优势集聚区,建成榆阳、横山、神木、定边、靖边5个百万只养羊大县,建成陕粮农定边牧业、榆阳金禾来、神木澳牛、省外经贸清涧黑牛等5家万头牛场。

补短板——

补全产业链条,是应对更大市场的底气

榆林牛羊产业面对本地市场需求游刃有余,但是发展规模化的舍饲养殖、面向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就需要补全产业链短板、锻造更强大的生产能力。

牧业发展,草业先行。榆林市饲草资源丰富,但还存在区域性短缺、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榆林市坚持草畜同步发展,建立健全饲草料生产体系,建成人工饲草基地310多万亩,支持饲草加工企业、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目前榆林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70%以上,年生产各类饲草600万吨,满足牛羊饲草需求。

养好牛羊很重要,屠宰加工也很关键。榆林牛羊产业曾经面临屠宰加工体量小、加工转化率低的问题,商品附加值自然未能充分发掘。为了补足加工短板,榆林市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推动畜产品精深加工。

在陕西新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肉羊屠宰加工车间里,蓝色的输送带像城市规整的交通干道一样横通竖达、高低错落,延伸到车间的各个角落,也把各个分工不同的车间串联起来。走到车间尽头,能看到整齐码放的各类羊肉产品,羊排肉、羊腿肉、羊蝎子、羊脊骨、羊肉卷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消费者涮烤炖炒全部需求。

“我们应用了量子排酸、过冷保鲜、液冻快冷等行业领先技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加工,提升羊肉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新中盛公司副总经理姚雄伟说。

从新中盛公司的发展可以窥见,榆林市正在引导屠宰企业向肉类深加工企业转型,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升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要推动畜牧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养殖粪污处理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一环。在横山区马家梁村,陕西净能控环保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有机肥工厂刚刚建成,“羊粪拉到这里,会经过2次发酵腐熟,再添加有益菌类和营养元素,才能够还田利用。”工厂负责人张颢鏻介绍,工厂每年能够处理20万吨羊粪,解决至少20万只羊的畜禽粪污问题。

重反哺——

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带动农户

畜牧产业要发展壮大,需要投入资金、倾注资源。资金从哪里来?资源到哪里找?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大企业带动小农户的路子。

在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有一片采空塌陷区,这里曾经黄沙滚滚、尘土飞扬,而如今这里有数万只湖羊和片片绿草地。上河集团湖羊养殖集团副经理李晓慧介绍,这个养殖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出栏湖羊能达到15万只,将带动牛家梁镇及周边5000户农户种草、1000户农户养殖。上河集团以经营煤矿起家,现在发展养殖业。曾经依靠开采资源致富,如今养起了牛羊,不仅修护了生态环境,还带富了一方百姓。

榆林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能源企业,投身到畜牧领域的不在少数。“我们建成了羊、肉牛和生猪三大规模化养殖区,配套建设了大型沼气站,还建成了1000多亩的苜蓿种植基地。”陕西恒源集团农丰农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留俊介绍。

企业探路,农户也要跟上。在清涧县,大企业带动小农户的模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甜头。

夕阳下山,百鸟归巢,清涧县老舍古乡山坡的窑洞上飘出缕缕炊烟。村民李彩苹劳作归来,第一件事是到牛圈里添上饲料。李彩苹从今年6月开始养殖清涧黑牛,年底这些母牛产犊后,就能把犊牛卖给清涧县万头黑牛智慧牧场,比当地黄牛价格高出3-6倍。村民白月厚也在养殖母牛,这位69岁的老人养着10头牛得心应手,“养黑牛不费事,牛舍是县畜牧兽医局帮忙建好的,遇到养殖问题还能联系黑牛智慧牧场技术人员帮助解决。”

村民口中的清涧县万头黑牛智慧牧场,通过从国外引进和牛、安格斯牛,改良地方肉牛品种、培育清涧黑牛,再通过“农户繁育、企业育肥”的模式,生产高端雪花牛肉,目前万头黑牛智慧牧场带动周边106户农户养殖黑牛。

为了减轻农户养殖成本,当地政府给予了全方位补贴。清涧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马胜昌为农户算了一笔账:“政府对每头能繁母牛补助3000元,三年内每繁育一头犊牛经企业回收后补助2000元,每头牛每年饲草补助1000元。同时,还为农户补助贷款买牛所产生的利息,并为母牛和犊牛购买保险。”

拓市场——

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也要挖掘已有品牌价值

美食无界限,优质畜产品也应走向更大市场,榆林市正在全力拓市场、打品牌。

在陕西神澳农业生物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鲜的绵羊酸奶味道细腻浓香,引得来人纷纷赞叹:“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酸奶!”

“绵羊奶口感好,更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营养价值也高。”神澳公司工作人员马会生介绍。

陕西是“中国羊奶之乡”,但以山羊奶生产为主,绵羊奶生产此前几乎空白。山羊产奶集中在夏季,原奶产量季节性波动性大,在冬季就容易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榆林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探索培育本土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要为陕西羊奶产业添一杯绵羊奶,也欲在高端乳制品市场分一杯羹。

榆林不仅在寻找更多市场机会,还在打造品牌,提升畜产品市场价值。

横山区早已意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横山羊肉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横山羊肉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完成《横山羊肉品牌战略规划》,建立起品控溯源体系。

神木市也在加快品牌建设,打造“国香神木”区域公共品牌。借助“国香神木”的展示平台和销售渠道,神木牛肉正在走向省外。

近年来,榆林味道崭露头角,逐渐为世人所知。

2021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全国特奥会期间,神木3家养殖企业成为牛羊肉食材供应商,所供牛羊肉通过48项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我们的牛肉质量能够让国家放心、让世界安心。”神木市恒景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玉军说。

今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一道“紫云横山羊肉”端上了国宴餐桌,再一次展示了榆林羊肉的绝佳品质和征服世界味蕾的底气。

榆林市畜产品品牌建设并非星星点点,而是全域开花、渐成矩阵。“横山羊肉”不再是一枝独秀,“靖边羊肉”“定边羊肉”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榆林市还成功注册“榆林白羊绒”“塬上清涧”等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了“双城羊肉”“佳州红枣羊肉”“塞北牧羊人防寒服”等100余个知名产品商标。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