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建联系制度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以其有效的制度优势赢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其目的就是要眼睛向下、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帮助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桥”“前哨站”。
站在基层百姓需要的视角来看,对领导机关建立党建联系点是充满期待的。百姓最需要的是走心干事、贴心解难、倾心帮建的好干部,最让人反感的是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干起来溜号的“好好先生”。
毫不避讳地说,“好好先生”身上普遍有三种病:一是傻头傻脑的糊涂症。他们奉行着“得过且过阳圪崂崂暖过”的庸俗行事模式,总认为大家生活在一个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党建联系制度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为公事没有必要“说这个”“惹那个”,对基层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和谐殊不知埋下了“不定时炸弹”。二是投机取巧的投机症。这类人纯粹是被“机关中的机关”的衙门作风给带坏了,到联系点选择性的“装聋作哑”,对发现的问题“看破不说破”“扮傻当糊涂”,对联系单位的成绩想尽千方百计大肆宣扬,好引起组织关注自己,为自己捞取进步资本。三是佛系心态的躺平症。他们“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把联系点当做“出公差”“住旅馆”,身在联系点心却在机关,虽然戴上草帽、住在联系点,但却在百姓中如同“玻璃人”,联系时间之长也没见一点痕迹,没为百姓解决一个实质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党建联系点作为领导机关抓基层的一种重要手段,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人人都抱着不想得罪人、不想摊上事、不想惹麻烦的态度,那么建立党建联系点就会沦为形式,基层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不仅会严重制约基层建设,更会给继任者留下一个“烂摊子”。这倒逼我们,党建联系人不妨多点“斗争”意识,紧盯问题出实招。
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机关干部坐到办公室都是问题,只有走出办公室下沉到一线,百姓干啥我干啥,百姓吃啥我吃啥、百姓玩啥我玩啥,才能摸到实情、听到真话,实现与基层百姓心理上的“零距离”交流。要有正视问题的担当。基层工作是具体的,面临的难度也是最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最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足用活党建联系点载体,听听牢骚话、问问揪心事,“四风”问题有没有、家庭有没有困难、周末能不能回家等,用基层的镜子照一照机关的作风,用机关的视角看一看基层的“短板”。要有解决问题的恒心。对其联系点发现的问题,要出实招巧招,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做到一般问题不过夜;对制约基层建设的堵点,要梯次推进、对症下药抓帮带;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时不了的难题,要坚持常态跟进、及时回应,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百姓不满意不罢休,真正以过硬的作风赢得百姓的信任,实现基层建设的全面过硬、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