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延安市宝塔区第三中学党总支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思路举措,德育为先,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明职定责聚合力,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校今后将聚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三化”建设持续强化党的领导。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建立学校党总支委员联系各支部、各支部委员联系各年级党小组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二是议事决策制度化。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将决策咨询、调研论证和党政沟通协调机制作为学校议事决策的“前置程序”。三是基础保障常态化。持续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成立以支部书记为核心,支部委员和骨干党员为成员的“支部书记工作室”,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二、培根铸魂显效力,践行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校将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把红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红色课堂占阵地。坚持把“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展思政课大练兵、“四史”进课堂、红色主题班会等活动,将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红色理念铸师魂。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师成长的“首堂课”。举办“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学习分享会,组织党员为新聘用年轻教师分享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故事,将红色教育理念植入教师教学育人全过程,自觉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三是红色精神育新人。建立党总支主导、校长具体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等手段,将红色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开展革命故事进校园、进社团、进教室、进宿舍“四进”活动,每周一举行“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邀请老红军、老战士为学生将革命故事,把红色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利用我区红色资源,每年组织入校新生开展“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远足活动,瞻仰革命旧址,聆听英雄故事,每年到烈士陵园举办一次“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活动,将延安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思想深处,让红色基因浸润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四是红色文化浸人心。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故事。精心组织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责任与担当教育、自主合作教育”四个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各类活动,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扣好第一粒扣子。
三是教育改革添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更新教育观念,把“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深入到每个三中人的心中。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厚植具有三中辨识度的人文底蕴,为学生擦亮人生底色,引导学生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下一步,三中将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全面推进教育提质行动,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美好三中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