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品读延安精神的时代意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14 12:21 作者:樊蓉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驻扎了13年,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亦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品读、深读、重温延安精神,从中汲取信仰伟力、厚植人民情怀、赓续奋斗精神,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映照未来。

品读延安精神,汲取“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仰伟力。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秉承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奉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高擎抗日救国的旗帜,肩负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栉风沐雨、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书写出一曲曲壮丽浑厚的英雄赞歌,诠释出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对革命事业的笃定和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岁月流金,信仰永恒;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品读“延安精神”,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滋养初心、淬炼初心,努力创造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深读延安精神,厚植“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人民情怀。“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是共产党,共产党连的是人民”,这是延安时期广为传唱的民歌,真实地刻画出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延安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与当地人民群众同吃小米饭,同住土窑洞,同穿粗布衣,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亦是我们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忧,争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重温延安精神,赓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在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靠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度过至暗时刻,迎来胜利的曙光。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格外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决摒弃讲排场、爱攀比、图享受等不良之风,自觉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落实到工作中,融入到生活里,厉行节约、克勤克俭,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保障民生福祉和提升人民满意度的工作上来,以自己的“紧日子”去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方能取信于民,不断造福人民。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