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让教育、科技、人才成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14 10:41 作者:郝兴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放眼全球,国外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让教育越来越优质、科技越来越强大、人才越来越壮大,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释放磅礴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育天下英才、成千秋伟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立足全局看教育、立足全国看教育、放眼全球看教育,以教育优先发展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高等教育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坚持改革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才战略的根基。科教兴国,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筑牢人才“蓄水池”,形成更加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培养体系,有助于支撑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离不开人才的现代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文化,扩大科技国际交流合作,要源源不断培养国际型人才,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国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教育发展以人才为本,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实践。一流人才才能把握科技创新优势的主动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大程度盘活人才资源、发挥人才效能、激发人才动力。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筑牢人才“蓄水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让人才政策更开放、人才战略布局更完善、人才交流更畅通、人才评价任用更科学,着眼全球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培养造就大批急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的二十大指明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高质量发展通道,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