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为“人民满意”倾尽全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09 14:30 作者:贾海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第十九届委员会向大会所做的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全文高频次出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时间的坐标中得到了精彩的诠释,掀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的热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决裁者和最终评判者。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用实绩说话,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组织的满意在纸上,群众的满意在心上。现实中,绝大部分干部都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但是也有少数干部觉得群众的评价“无足轻重”。有的认为群众的看法期望高、诉求多,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太不容易,于是就不主动积极地去尽力追求,甚至有些“退避”;有的则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明明“自我感觉”良好,可群众还是不领情,产生憋屈情绪;还有的认为群众的看法和评价本就“众口不一”,无须在意;等等。其实,干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来自群众的认可与满意。因为群众的认可最真实、最宝贵、来之不易,最需要“倾尽全力”孜孜以求。

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台上。群众在你心中的位置有多高,你在群众心里的分量才会有多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保国“帮山民致富,做太行愚公”......一位位“孺子牛”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诉说了一次次对初心的坚守,彰显了一次次对困难的无惧,见证了一次次对群众的执着,用奋斗与激情,用担当与情怀,扛起了民生重责、发展大任,挺起了社会最坚强的脊梁,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推动了中国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

想要群众说“满意”,工作得先干“合意”。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干部干部,是党的队伍的一员,也是党的事业的一员,为党分忧、为国效力、为民尽责,正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如果遇事怕担责、碰到问题“绕着走”、以“巧”讨好、消极应付群众,久而久之,群众自然不买账,不认好。东山岛上的“愚公”谷文昌,14载矢志不渝带领群众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赢得了东山十万民心;“燃灯校长”张桂梅,40余载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用爱心和智慧点亮2000多名山区女孩的大学梦想,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七十五载医者仁心,将大概近16000名病人摆脱了生命的绝境,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他们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真情流露和认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情怀,我们就一定能拥有更多的自信和底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踔厉奋发、接续奋斗,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荣光。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