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某某入党多年了,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其长期处于“身在党内心在外”的状态,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
思想建党、思想入党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思想建党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常言道“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组织上入了党和思想上完全入党是不能画等号的。组织上入党只是“领进门”,思想上入党才真正是“党的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会随着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在变化。同理,昨天合格不等于今天合格,今天合格不等于永远合格。思想入党首要的是解决好“为什么入党”的问题。
入党,是听从内心召唤后的精神约定,是叩问灵魂后的价值追求。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离休之后主动放弃到环境优越的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扎根大亮山,一干就是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放着好日子不过,自讨苦吃的他只因为“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如今,对于“为什么入党、入党干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当我们高举右拳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时,就意味着践行入党誓言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就意味着要一言一行对照入党誓词,一举一动坚持合格标准,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选择入党,就是要对自己选择的信仰忠贞不渝,为党的事业无私默默地奉献终生。现实中,有的把入党当成个人进步的铺路石、谋取私利的敲门砖;有的承诺书写了厚厚一摞,胸脯拍的是啪啪响,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是天马行空任我行;还有的盘算个人得失多、琢磨“国之大者”少,讲私利不讲集体,甚至不信组织信团伙,不守底线碰高压线,最终违背了初心,成了人民群众唾弃的“两面人”。
思想入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周恩来同志曾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思想改造,一直改造到老。”每名党员都必须把思想入党作为毕生追求、毕生修养、毕生实践,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一辈子守初心、担使命,把践行入党誓词作为终其一生的坚守,坚定不移为实现理想信念而奋斗终身。
思想入党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每名党员都应该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经常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重问入党初心,看看自己的初心还亮不亮、蒙没蒙尘,用心动和行动终生践行 “一生献给党与人民”的铮铮誓言。
作者单位:榆林市榆阳区煤炭计量稽查大队